时尚

考试前焦虑,考研前十天学不进去怎么办?

字号+ 作者:天无二日网 来源:综合 2025-07-06 00:28:42 我要评论(0)

摘要:考试前焦虑,考研前十天学不进去怎么办?大家都是听说过“考前焦虑”的,但是,想必大多数并没有从心理学的角度,认真地考虑一下“考前焦虑”的范围和反应是什么样的。

摘要:考试前焦虑,考试考研前十天学不进去怎么办?大家都是听说过“考前焦虑”的,但是前焦去办,想必大多数并没有从心理学的虑考角度,认真地考虑一下“考前焦虑”的研前范围和反应是什么样的。

  以心理学的天学角度来看,考研前十天学不进去,不进这是考试陷入了典型的考试焦虑,如果考试焦虑的前焦去办问题无法很好的解决,那就会严重影响你的虑考学习效率。

  找到一些新的研前学习方式,考试焦虑仍是天学需要过的一大关!

  01 什么是不进考前焦虑?

  大家都是听说过“考前焦虑”的,但是考试,想必大多数并没有从心理学的前焦去办角度,认真地考虑一下“考前焦虑”的虑考范围和反应是什么样的。

  考前焦虑(Test Anxiety)是一种从自我表现担忧为基础,在考试前、考试中间表现出的极端压力和不安。

  通常来说,压力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压力和我们的表现其实并不是一直成正比,而是倒U型的。

  (虽然这个是压力和工作绩效关系图,但是考试当中,同理哦。)

  压力最初是和你的成绩表现成正比的,父母的督促、考试deadline等等,都会让你更容易投入到学习当中。

  但是,这个压力是有临界点的。

  过了临界线,你会发现,父母的督促、老师的叮嘱、一场又一场的模考,每一次都会让你“生不如死”。这个时候,压力反而让你进入成绩下行。

  在你的描述当中,我看到了几个症状:

  “觉得自己没希望了”、“也没有二战的勇气” ——自信心匮乏、自我价值感开始下降;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老感觉困,前段时间还没有”——倦怠感(Burnout);

  “背书感觉都没带脑子”,“自己都不知道在读些什么”——效能丧失,注意力下降。

  非常明显,压力负荷量已经到了“下行阶段”(也就是所谓的“破坏期”)。大概很多朋友也感觉到了吧。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压力一直下行,还会不断逼近“耗竭点”。

  一旦逼近“耗竭点”,那么你将面临的就是情绪的全面崩溃了。

  那么,我们该怎样避免这样的状态,甚至提高当前“学不进去”的现状呢?

  好在,确实有解决办法的!

  02 ABCD-F法,抵抗压力过载

  在介绍这个方式之前,先科普一下ABCD-F法的背景。

  其实,这是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的核心思路:我们所有的情绪反应,其实和事件本身没有绝对因果关系,而是和我们对这个事件的认知相关,

  咱们假设一个场景:

  理发店的Tony老师忽然创意大发,给你剪了一个从来没有顶过的发型。

  第二天,你的同学见了你,说“哟,换了新发型”。

  这时候,你有什么反应呢?

  可能,你会觉得“太丢人了,不能出门见人了,蓝瘦香菇。”

  也可能,你会觉得“他在关注我的发型,说明他关心我。”

  这两个南辕北辙的回复当中,其实还有你自己的“信念”/“认知”在起作用——第一种信念是“别人可能会judge我”,第二种信念是“关注一个人代表关心”。

  在这样一对反映当中,我们看得出来,事件只是事件(Activiting Situation),一件事会不会让你头疼(consequence),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核心认知(Belief)是什么。

  A- Activating event or situation 觉察自己情绪发生变化的场景、事件

  不带主观判断的,识别当时的场景,比如说回忆起同学说了:“哟,换了新发型”。 这句话是引起你的情绪的起源。

  不过,我们大多数人,其实对自己的情绪没那么敏感。很多人甚至说不出来,究竟是哪个瞬间,自己难过了、觉得不自信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识别场景”。

  冥想练习,是有助于我们在当时当下,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化。

  闭上眼睛,找一个锚点,你可以数呼吸,也可以反复数1…2…3…4,重点是找一个让你集中注意力的东西。

  这时,你的焦虑可能正伴随着你,你可能会担心考试成绩,担心复习效果,当这些想法出现的时候,试着不带评判的,温柔的把它拉回来,继续的数数。

  定期做这样的练习,你不仅更容易和情绪共处,还能更加学会以第三方的视角进行观察。

  但是如果还做不到“立刻觉察”,我们也可以通过回忆,来辨别和区分、甚至揣测,长期下来,我们也能够对场景更敏锐。

  B - Beliefs 持有的核心信念是什么?

  第二个,就是刺激你的这件事,你有什么相应的“核心信念“?

  当别人说了“哟,换了新发型”,你感觉到的是挖苦还是同伴嬉闹,这取决于你保有什么样的观念。

  比如说,你提到自己通过“作文还没背、没总结模版、选择题得分不高“得出的结论是”自己肯定没希望了“。

  这当中必然会有个不合理的核心信念——“这些事不做完,就没有机会考出高分”。

  但实际上,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没人能真的一丝不苟做完你提到的所有事。

  但是,为什么还会有些同学和你不同,即便是没考出成绩,也不觉得焦虑呢。这时无非是核心信念之间的差别。

  让人产生焦虑的,往往是不合理信念(irrational beliefs),也就是个体内心中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站不住脚的信念。

  不合理信念有三大特征:绝对化信念,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这样的信念会让人情绪低落,失去斗志,比如这件事本身,这样的信念才更具杀伤力。

  C - Consequences 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当我们习惯了用认知疗法,来分析自己的行为,会很容易在当下就明白,自己想要产生什么情绪,是能够自己选择的。

  但是,当我们还不能做到当下就意识到“第二选择”,我们可以试着在事后,复盘当时的场景,去假设如果自己采用了不同的信念,是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比如用“这次没考好,不代表我考研也考不好“的信念代替“这件事做不好,考研就没机会”的信念。

  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试着用这种思维去处理这类场景。

  D - Disputation of Beliefs 持续训练,建立新的信念体系

  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种新的信念体系:

  用“我可以,我希望”代替“我必须”,“我应该”

  用”我这次没做好,不代表我以后无法做好“,代替“我是一个loser”

  用“这次考试没考好,不代表一切都完了”代替“这次没考好,我的人生就完了”的信念。

  F - Future 专注未来,专注自己的可能性

  其实,如果我们多关注自己的“可能性”,会比关注眼前要放松的多。

  多使用“未来视角”,看自己如果当下努力,未来可以走到多远的地方、达成什么样的事情。

  有句老话,始终都是好用的:多看路,少看墙。

  阻拦着你的好成绩的,也许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你的焦虑。

  考前焦虑对个人表现,学习效率都有较大的影响,建议你试试 ABCD-F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A股突破5000家,整合类重组: 并购逻辑嬗变悄然“强链”“补链”

    A股突破5000家,整合类重组: 并购逻辑嬗变悄然“强链”“补链”

    2025-07-06 00:14

  • 美元指数DXY快速反弹 非美货币回落

    美元指数DXY快速反弹 非美货币回落

    2025-07-05 23:48

  • 每年缴纳额度上限为12000元,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支持 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落地

    每年缴纳额度上限为12000元,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支持 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落地

    2025-07-05 23:25

  • 拼多多给了三只松鼠致命一击

    拼多多给了三只松鼠致命一击

    2025-07-05 22:25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