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消费活力 信用卡“花式”促销预热购物节
炒股就看,花式权威,消费信用销预专业,活力及时,卡促全面,热购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物节
转自:中国证券报
“在我正犹豫要不要付款时,花式发现用信用卡支付还可以再减20元,消费信用销预便果断下手了。活力”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卡促杨秦川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最近正馋家乡的热购肉夹馍,看到购物平台和信用卡支付促销活动多了起来,物节一口气拿下5盒不同口味的花式预制肉夹馍,每盒里面4个,消费信用销预只花了几十块钱,活力很合适。”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临近“双11”购物节,银行信用卡优惠活动不仅多了,力度也大了。专家表示,借力各类购物节,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消费潜力充分激发出来,对于扩大内需、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促消费过程中,发挥金融力量、凝聚多方合力也十分重要。
消费金融助阵购物节
随着“双11”购物节活动展开预热,近期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也逐步升温。近期,多家银行推出信用卡支付活动,包括送积分、返刷卡金、返支付券、给予满减优惠等,形式多样。
如龙卡信用卡从10月20日开始推出“支付宝11.11瓜分百亿积分活动”。10月20日至11月11日活动期间,持卡人在建行手机银行报名后,使用龙卡信用卡通过支付宝消费累计满2000元可获得综合积分5万分奖励,限前20万名。又如,光大银行信用卡和京东商城展开了“钜惠双十一囤货更省钱”活动,可领取满3000元减300元、满1000元减100元、满100元减20元等多种门槛的支付优惠券。再如,信用卡和抖音、拼多多、京东合作,推出了支付立减、满额立减等活动。
不仅给消费者优惠,有些银行还“贴心”地送上信用卡“临额”。杨秦川注意到,最近等多家银行发来短信,临时调高了他名下的信用卡额度,有效期截至11月14日,恰好覆盖“双11”购物节。
此外,一些银行趁势加大力度,开展取现分期、消费贷方面的营销活动。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张先生近期就办理了一笔光大银行信用卡的取现分期业务。
“信用卡客户经理介绍说,取现分期不占用信用卡原有额度,7万元额外额度直接转入我名下的借记卡,而且手续费有限时优惠。”张先生表示:“手续费原本要4970元,现在给2100元返现奖励,实际只花2870元,比较诱人。”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这是他首次“尝鲜”信用卡取现分期业务,7万元已“到手”,正打算用这笔钱在“双11”期间给家里换一下家电产品。
形成促消费合力
近年来,“双11”“618”“818”等购物节相继兴起,参与群体不断壮大,交易额屡创新高。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瞄准各类购物节推出各项优惠活动,不仅有助于自身业务的拓展,也有望与其他促消费举措形成合力,共同助力稳定和扩大消费。这在更加强调扩内需的当下,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消费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近段时间,着眼于扩大内需,有关方面围绕扩大重点领域消费、促进新型消费、挖掘县乡消费潜力等方面出台系列措施。与此同时,发挥金融力量提振消费需求的做法也被频频提及。
近期,监管部门提出引导金融机构丰富大宗消费金融产品、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等举措。比如,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三季度例会指出,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专家预计,后续商业银行消费贷利率仍有下降空间。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下调消费贷利率有利于银行业发挥金融服务的普惠属性,满足更广泛群体在消费领域的金融需求。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市场竞争加剧以及贷款利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预计消费贷利率仍有下调空间。”杜阳认为,三季度以来,消费总体呈现恢复态势但仍有波动,通过降低消费贷利率,可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激发消费活力。当前,银行业发展消费信贷业务面临诸多机遇,通过进一步下调消费贷利率,也有利于银行提升自身在获得优质客户方面的竞争力。
相关文章:
- A股领军企业践行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 各地坚持“动态清零” 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 失去10个地方议会控制权,英国保守党地方议会选举遭惨败,首相约翰逊:这对保守党而言是一个“艰难的夜晚”
- 住房补贴220万!茅台学院重金招老师,“20万年薪起步,博士应届生还有机会”
- “囤健康”为何成为年轻人刚需
- 中国驻美大使谈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方已履行全部有时限的义务
- 河南郑州7日调整部分封控区域 明日将在8个县(市)区开展核酸检测
- 西部地区数据中心投资增长6倍 “东数西算”有望迎“业绩浪”
- 受疫情、惠民保产品崛起等影响 百万医疗险该如何顺势而变?
- 7年后谜团终揭开!iPhone为何越更新越卡:苹果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