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这个病是独立养老我得。”“你怎么样都爱你。亿独”
65岁的居老女儿患上阿尔兹海默症之后,85岁的人离母亲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是多远电影《妈妈!》中的独立养老片段,除了感动母爱的亿独伟大,电影背后关于老年人养老与带病生存的居老问题,也引人关注。人离
在我国,多远根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独立养老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亿独专题调研显示,截至2021年,居老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人离占总人口的多远18.9%,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预计202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2033年突破4亿,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老年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也随之上涨。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我国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我国养老市场呈现出“9073”的养老格局,大多数老年群体愿意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
当越来越多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我们准备好了吗?
独立养老需求旺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陈冬梅曾表示,居家护理既能降低护理成本,又可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而成为国际上较为通行的一种养老方式。尤其在中国,居家养老符合老年人的传统心理和情感需要,因此受到老年群体的广泛欢迎。
而在居家养老中,独居和独立居住的情况也日益增多。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显示,2020年我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已达到1.18亿。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1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现有独立居住(一个人居住或与配偶同住)老年人占比已达65.5%;即使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其独立居住占比仍达48%。
其中,根据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测算,我国每年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约一半发生在家中。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近六成城乡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不适老”问题。当越来越多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他们的生活环境是否安全,意外发生时,是否能及时求救并得到帮助,至关重要。围绕老年人口进行的适老化改造和智慧家庭建设迫在眉睫。
除了意外风险,伴随年龄增长,长期带病生存焦虑也深深困扰着他们的生活。今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患有慢性病老年人超过1.9亿。随着年龄增长,老人对医疗照护和健康养护的需求与日俱增。当身体机能下降,就医需求增加,线上挂号、在线支付等新的就医方式,又会让部分独自看病的老人手忙脚乱。
为建立整合型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切实提升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质量,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要求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此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促进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发展健康管理组织等新型组织形式。到2030年,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
在政策利好和养老实际需求双重推动下,诸多企业纷纷入局养老市场。企查查联合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发现,2021年1至11月共新增超4.9万家养老相关企业,同比增长19%。其中,保险企业因具备医疗健康、财富管理资源整合能力,以及服务养老生态建设优势,正积极探索保险+养老、保险+医疗等融合模式,共同提升养老市场服务水平。
平安作为国内金融领域全牌照资质企业,总资产突破10万亿元。入局医疗健康领域30年,平安积累了全球五大医疗库,涵盖3万种以上疾病,在健康问题上开始制定高效解决方案。
“平安管家”破冰居家养老之困
2022年元旦,平安在上海、苏州试点上市“平安管家”居家养老服务。3月1日,“平安管家”又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全国20个城市上市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