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时尚 >>正文
“保险+健康管理”组合式发展成必然趋势,头部险企创新成效初显
时尚85人已围观
简介来源:国际金融报在防范化解风险的应对方案中,险企正努力探索“保险+健康管理”模式。“平安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自2021年推出以来,已服务1500万客户,服务满意度达98%;寿险使用健康服务的客户保费 ...
来源:国际金融报
在防范化解风险的保险必应对方案中,险企正努力探索“保险+健康管理”模式。健康
“平安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自2021年推出以来,管理已服务1500万客户,组合展成服务满意度达98%;寿险使用健康服务的趋势客户保费续保率比未使用的客户高出6.3%;使用医疗服务的活跃客户人均保费提升了1.4倍。”9月26日,头部《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召开的险企“平安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交流会”上获悉。顺应客户需求,创新成效初显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携手平安健康全面升级平安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保险必重点推出特色体检、健康控糖管理、管理在线问诊、组合展成门诊预约协助及陪诊、趋势重疾专案管理五大亮点服务。头部
健康险发展新思路
据平安人寿客户运营部总监陈铮介绍,险企为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依托在保险领域深耕30多年的经验以及平安集团在医疗健康领域的领先布局,平安打造了专业的“保险+健康管理”服务体系。这套服务体系不仅支持客户在疾病发生时的财务安排,也同时解决客户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方面的痛点,为客户建立起覆盖“健康、亚健康、慢病、重病”等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对品质、健康生活的追求。
“从近两年来健康险的发展现状来看,保险+健康管理的组合式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保险学系教授朱铭来团队分析称,近两年来,我国健康险保费增速逐渐放缓,2021年更是跌至7.70%,同比下降近8个百分点。尽管市面上出售的健康险产品众多,但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并且随着人们对健康保障需求的日益增长,单纯注重事后经济补偿的传统健康险产品难以满足人们对于健康风险管理的需要;此外,居高不下的赔付支出也给经营健康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我国健康险发展亟需寻求新的思路。
当然,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十年我国健康险市场快速发展,根据监管部门公开数据,2012-2020年,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32%,远超同期的寿险和意外险。2022年前7月,健康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5904亿元,在我国保险保费收入中占比约18.75%。
同时,我国政策充分鼓励险企进行健康生态布局。2017年11月发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及健康管理;2019年,监管部门颁布的《健康险管理办法》鼓励保险公司产品与健康管理相结合,并将健康管理服务成本提高至净保费的20%。
仍存在诸多不足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国内“保险+健康管理”的商业模式雏形已经初显,正在向逐渐成熟的阶段发展。其中,平安属于国内推出该模式时间较早且相对发展成熟的保险公司,在重疾险和百万医疗险当中都有推出健康管理服务。再比如,健康险的蓝医保等医疗险,有专家二诊、住院垫付、特药垫付、院后照护等服务。
不过,“保险+健康管理”模式仍存在诸多不足。杨帆提到,一是国内保险公司和公立医院之间的合作相对有限,“保险+健康管理”模式大多数以出险时的服务为主,而前期的预防保健等服务相对不足;二是许多保险公司能提供的健康服务相对有限,未能全面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管理的需求;三是大多数保险公司的健康管理服务目前主要依赖于互联网模式,线上服务的效果体验有待提高。
“保险公司可以调动有效资源,构建从预防保健再到治疗的健康产业链,满足不同群体的保障服务需求;另外,保险公司可以寻求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积极推进与公立医院的深入合作;提升线上服务体验,搭建线下服务,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健康服务体验。”杨帆建议。
Tags:
相关文章
宣昌能:存款保险制度作用显现 未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约束更强
时尚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 李云琦)央行副行长宣昌能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将实施并改善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旨在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推动形成市场化的风险防范和处 ...
【时尚】
阅读更多疯狂的加息!暴力调升550基点,又一国家陷入危机!亿万富翁警告:美联储将导致大衰退!日本成大赢家?
时尚全球经济局势愈发复杂。当前,全球新兴市场的经济形势尤为严峻。以阿根廷为例,通胀与货币贬值危机彻底爆发,据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阿根廷8月CPI同比飙涨近79%,创下30年来新高。经济学家警告称,到202 ...
【时尚】
阅读更多迪瑞医疗业绩乏力研发费半年仅增7.8万 宋勇家族疯狂收割30亿欲再套现1亿
时尚长江商报纳入了中国华润体系的300396.SZ)经营并未实质性改善。今年上半年,迪瑞医疗实现的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虽然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但较2019年中期并无明显增长 ...
【时尚】
阅读更多